寶寶睡覺不踏實怎么辦?
答案是,小兒的內在因素對睡眠也有影響:大腦神經發育尚未成熟。孩子生理上尚未建立固定的作息時間表。寶寶生物時鐘日夜規律的調整,要倚賴寶寶生理成熟度的配合。
調查表明,神經系統興奮性較高的寶寶,生理成熟度往往晚些,容易出現睡眠不安的情況。這種寶寶相對睡眠好的寶寶,性格可能更趨向活躍、外向、敏感。
人的睡眠分為深度睡眠和淺度睡眠,夜間約3-4小時交替一次。嬰兒和幼兒同樣,可能深睡和淺睡的交替時間更短一些,約2-3小時交換一次。大人和許多睡整夜覺的寶寶,在淺度睡眠到來時,可以較好地自我調整,重新進入深度睡眠。而也有許多小寶寶甚至許多大人,無法自我調整入睡,所以就從淺度睡眠中醒來。
許多正在吃母乳的寶寶,無法自我調整,心理渴望愛撫,媽媽的乳房無疑是她最大的安慰。當然,有時抱睡、邊走邊搖等也會有效。尤其隨著神經系統的發育和大腦皮層活躍,寶寶越長大越容易無法自我調整。這就是寶寶在四、五個月之后反而睡覺比小時候還要差、醒的次數還要多的原因。
家長在寶寶睡前應注意:
1、保持寶寶晚飯不要過飽,喝一次奶有利于更好安睡;
2、適當的減少對身體的各種刺激,睡前洗個熱水澡然后做做按摩有利于身體放松;
3、 睡覺時不要給寶寶穿太多,寢具的溫度要適宜;
4、 家長應該盡量給寶寶建立一個良好的睡眠環境,寶寶睡覺時最好關燈,保持舒適安靜睡眠環境。
寶寶睡覺不踏實的原因是什么?
年輕的父母都對寶寶的睡眠十分關心,希望孩子有香甜的睡眠?捎行⿱胗變禾貏e容易于睡眠中醒來,這是怎么回事呢?一般說來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因素:
(1)生理因素:由于嬰幼兒神經系統發育尚不完善,神經的興奮與抑制功能不夠協調,易興奮,稍有外來的刺激則可能引起神經系統的興奮導致嬰兒驚醒,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,隨著嬰兒的漸漸長大,神經系統的功能一步步完善,這種生理現象會自然消失。
(2)進食過飽:常言道:“胃不合,臥不安”。有的媽媽不管孩子餓不餓,睡前總要給加餐點心,致使小孩感到不舒服,影響睡眠質量;尤其是吃奶的嬰兒,有些媽媽習慣于喂著母乳伴寶寶入睡,結果導致孩子睡時食奶過量,腹脹易醒,醒后年輕的母親卻又立即用奶去安撫,結果形成惡性循環。
(3)疾病因素:小孩腸寄生蟲病是幼兒睡覺不穩的最常見的原因。如患寄生蟲病會引起孩子消化不良與營養不足,出現貧血、易驚等癥狀,早期佝僂病的小孩也常睡覺易醒。
(4)環境因素:小孩在睡覺時,室內光線過強,家人在看電視及大聲談話說笑均會干擾幼兒的正常睡眠,易于驚醒;小兒夜間易踢被子,或被子蓋得太厚太重,這都會造成孩子睡覺時過冷或過熱,引起幼兒煩躁不安、手腳亂動,這亦是睡覺易醒的常見原因。
如何培養寶寶的睡眠習慣?
要使孩子睡得好,首先要注意從小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,按時睡,按時醒,才能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每天上午下午各睡1.5-2小時,夜間睡10小時。
1、室內要保持安靜,冷暖適當,空氣新鮮,除冬季開窗換空氣外,其他季節可開窗睡眠,因為新鮮空氣含有充足的氧氣,可促使孩子舒適而深沉地熟睡。
2、從小養成獨睡的習慣,獨睡好處多,可減少與成人同睡時呼吸道疾病感染。對易驚醒的孩子,還可以避免成人翻身受到的干擾。孩子養成獨睡的習慣,睡眠也會好些。
3、白天盡量讓孩子多活動,玩累了,上床后就易入睡,而且也能睡得好,睡的時間也長。
4、睡前不要使孩子過分緊張或過分興奮,更不要采用粗暴強制嚇唬的辦法讓孩子入睡。床頭不放玩具或小毛巾等。
5、孩子不易入睡時,可播放悅耳的催眠曲,媽媽輕聲哼唱催眠曲更能促使孩子入睡。
6、盡量不改變孩子的睡姿,只要孩子自己睡得舒服,無論仰臥、俯臥都可以,孩子睡得舒適就不易驚醒,但俯臥時間過長可幫他翻身改變睡姿。
7、在睡眠中發現孩子蒙頭睡、含奶頭、咬被角、吮手指等現象時要及時矯正,以防養成不良習慣,以后更難以入睡。
專家觀點:
寶寶睡覺不踏實與很多方面的因素有關,爸爸媽媽首先要找到具體的原因,然后針對性地解決,幫助寶寶建立良好的睡眠。